WFB無密封自吸泵是一種集自吸功能與無密封設計于一體的新型泵類設備,憑借“無機械密封、無需灌液啟動、耐腐耐磨”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化工、環保、水處理等領域。其使用過程需兼顧自吸性能保護與無密封結構的特殊性,具體步驟如下:
一、啟動前的準備:“查”與“調”
介質適配性檢查
確認輸送介質(如清水、腐蝕性液體、含少量顆粒的漿液)與泵的材質匹配(鑄鐵適用于中性介質,不銹鋼/氟塑料適用于酸堿介質),避免因材質不耐腐導致泵體損壞。
檢查介質溫度:不得超過泵的額定溫度(通常≤120℃,具體看型號),高溫介質需提前確認泵的耐高溫設計。
管路與附件安裝核查
吸入管路:需采用剛性管道(避免軟管塌陷),長度不超過泵的自吸量程(通常3-8米),且吸入端需安裝過濾器(濾網孔徑≤3mm),防止雜質進入泵體堵塞葉輪。
排出管路:安裝止回閥(防止停機時介質回流)和閘閥(調節流量,避免超壓運行),管路連接處需密封(用密封墊或生料帶),禁止漏氣(漏氣會導致自吸失效)。
泵體位置:放置于水平、穩固的基礎上,與管路的連接需自然對齊(避免強行安裝導致泵軸偏心),底部地腳螺栓固定牢固,減少運行震動。
首次啟動前的“灌液”與“排氣”
雖然WFB泵具備自吸功能,但首次使用或長期停用后,需向泵的“儲液室”(泵體頂部的腔體)灌液至液位線(觀察窗可見液體),確保葉輪初始浸沒在介質中,縮短自吸時間。
打開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的排氣閥,啟動電機瞬間關閉排氣閥,待泵體運行平穩后,觀察排出管路是否有連續液體流出,確認排氣徹底。
二、運行中的操作:“穩”與“控”
啟動與自吸過程
啟動電機:首次啟動時先點動電機(運轉1-2秒后停機),觀察葉輪轉向是否與泵體上的箭頭一致(反轉會導致無法自吸),轉向錯誤需調換電源相序。
自吸階段:正式啟動后,泵通過葉輪旋轉形成負壓,將吸入管路中的介質“吸入”泵體,此過程通常持續30秒至2分鐘(根據管路長度和介質粘度而定),期間若泵體發出“空轉異響”,需停機檢查吸入管路是否漏氣或過濾器堵塞。
運行參數監控
流量與壓力:通過排出管路的閘閥調節流量,避免超額定流量運行(會導致電流過大、泵體過熱);壓力表讀數需穩定在額定揚程范圍內(波動≤0.05MPa),超壓時需關小出口閥降壓。
電機與泵體狀態:運行中注意聽泵的聲音(正常為平穩“嗡嗡聲”,異常包括“摩擦聲”“異響”),觸摸電機外殼溫度(≤70℃,燙手即停機檢查),觀察儲液室液位(若持續下降,可能是吸入管路漏氣,需停機補液并排查)。
特殊介質的注意事項
含顆粒介質:需控制顆粒粒徑≤泵的允許范圍(通常≤5mm),且運行時避免頻繁啟停(防止顆粒沉積在葉輪與泵殼間隙,造成卡澀)。
易結晶介質:停機前需用清水沖洗泵體(通過旁通管路引入清水),防止介質結晶堵塞流道。
三、WFB無密封自吸泵的停機與維護:“護”與“養”
規范停機步驟
先關閉排出管路的閘閥(防止停機后介質回流沖擊葉輪),再切斷電源,待電機完全停轉后,打開泵體底部的排污閥,將殘留介質排空(尤其輸送腐蝕性介質時,必須徹底排空,避免長期滯留腐蝕泵體)。
日常維護要點
無密封結構的保養:泵的“無密封”依賴于“液膜密封”(通過介質自身形成密封層),因此禁止干轉(即使短時間干轉也會導致葉輪與泵殼摩擦損壞),每次啟動前需確認儲液室有介質。
葉輪與軸承檢查:運行3000小時后,拆開泵體檢查葉輪是否有磨損、變形(含顆粒介質需縮短檢查周期),軸承是否有異響或松動,必要時更換耐磨葉輪或軸承。
儲液室清潔:定期清理儲液室內的雜質、結晶物,保持流道通暢,確保自吸時介質循環順暢。
四、常見問題處理:“判”與“解”
自吸不上液:排查吸入管路漏氣(接頭松動、過濾器堵塞)、儲液室液位不足、葉輪反轉或磨損(需更換葉輪)。
運行噪音大:可能是泵體未固定牢固(緊固地腳螺栓)、軸承磨損(更換軸承)、介質含氣(排出管路放氣)。
流量突然下降:檢查過濾器堵塞(清洗濾網)、葉輪被雜物卡住(停機清理)、電機轉速不足(檢查電源電壓)。
上一篇
沒有了下一篇
不銹鋼立式多級泵的操作與維護指南tlbym@163.com
中國 浙江 衢州市江山市山海協作工業園
Copyright © 2023江山市通聯泵業成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備案號:浙ICP備2023041959號-1
技術支持:環保在線 管理登陸 sitemap.xml